此篇文章为首发在知乎上的问题答文: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我认为,在我们和孩子看任何一本科普绘本之前,都要先看这一本:
《我们在这里,一位父亲的地球生活笔记》
官方的介绍是这么写的:
一位父亲用童心与爱意绘制而成的,建立起孩子对世界与自我的最初认知的杰出绘本;
科学认知与人文关怀的完美结合,承载了温暖的父爱,传递了广阔的胸襟、视野与格局;
向第一次做父亲或母亲的你诚挚推荐。
对此书的这类完美的赞赏介绍我就不多说了。我直接说一下我看这本书的感受:
看这本绘本,我居然看红了两次眼眶。
第一次,是我在图书馆自己翻看。
书中前面的内容在介绍着宇宙,星系,地球上的陆地,海洋,人类和生物,这里所有提及的事物之间的关系虽然没有明说,但是能清晰地感受到我们,包括我们拥有的所有,都在相互依存着。
而到了最后两页,书中的父亲对着怀抱中的宝宝说:
如果你还需要知道其他事情,
尽管问吧,我不会走远。
要是我正好不在你身边,你还可以问别人。
本来我以为,只有下面这一页:
但是翻过来,我看到了这句话和这个画面:在地球上,你永远不会孤单。
突然就有种想哭的感觉。
第二次,是我给娃读了两三遍之后,再一次共读时翻到下面这一页:
我在啰哩八嗦的跟娃解释,我们上面空气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时,娃突然跟我说了一句:
妈妈!我们的上面是天空啊!
我又没接住,因为我上一次听到这句话,是在John Lennon的那首名曲《Imagine》里。虽然歌里的是英文,娃说的是中文。但是,少年时听这首歌的所有感动,就在那一下顷刻而出。
对啊,我们的头顶有天空。这是我们最大的财富与荣幸。
还能为这本书说什么呢?
那些教条的,专业的,精密的,繁复的,所有科普知识,都应该建立在这本书所带给我们的人文关怀之上,除此之外,我只能说这本《here we are》,值得拥有。
好吧,说点实在的,我之所以认为这本可以作为孩子第一本阅读的科普书,是因为我觉得它简单轻松,并整体系统地介绍了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:
宇宙是什么,银河是什么,星球是什么,地球上有什么,我们又是什么……
只有搞清楚了这些东西,他们各自所处的位置以及关系,才能如有一个庞大的底盘,去兜住那些往后,会细分阅读和学习的更多的科普知识。
推荐这本绘本写的回答,里面有书籍的创作视频!!!
有了上面的科普起点,我觉得我给娃的科普启蒙,一定不能磨灭了她对科学知识的兴趣,所以在我遇见过的有限的绘本中,在我和娃一起共读的所得经验里,我提出一个我自创的科普绘本类别:轻科普绘本。
什么是轻科普呢?
我给它的定义,就是那些以故事为主要内容,科普为辅助,甚至科普都显得并不那么明显,份量很轻,或者直接被想象的元素替代,解释了科学现象的绘本。
其实这样的绘本太多了,可以说大部分的绘本,都在努力做好这件事。但是在我给娃真的看过那些大热的科普绘本,或者一些解释的非常清楚的科学原理的绘本的时候,我发现,我们好像丢失了最重要的趣味与想象力。
并不是说那样的绘本不好,他们一样好,但是对学龄前的儿童,我是非常不希望她头头是道的告诉我:
一辆蒸汽火车的发动是靠热能转换为动能;
我希望她可以告诉我:
那是因为蒸汽火车肚子里烧开了水,非常热,它需要跑起来才能凉快点。
所以,我推荐以下我和我娃看过的这一类绘本,轻科普,轻松,有趣,大胆又合理的想象,我希望我们可以因此在心里播下许多科学的种子。
01.《我的动物朋友》
先推荐一套低幼的轻科普读物吧。
这套书有着低幼绘本的硬件特点:
圆角|纸板|色彩丰富
而内容上,不仅四本讲述了四个季节,不同的动物会出现的四个场所,以及会提及一些动物所拥有的技能,而里面的三个小朋友与动物的相处方式,让故事更有童趣,也让小孩更有亲近感。
我娃在学说话的那个阶段,就从这本书里,学会了大部分动物的名称,每次我和她共读的时候,她都会把我手推开,自己用着并不标准的小奶音,磕磕巴巴地讲出一个又一个动物名字,讲错了我就纠正,但是有些她就干脆自己给小动物起个名字,到现在3岁多了,虽然已经学会那些动物的通俗用名,但也经常会叫着那个她自己取的名字。
02.《孩子才能发现的科学》
这是去年年初,红披风出版的一套科学启蒙绘本。它是由日本的国民级儿童科普杂志《科学之友》期刊里,选出了最受欢迎的六本,集结成套,在我们国内发行。他的好玩之处在于,它是从儿童视角出发,讲述着孩子感兴趣的事情。让我这个大人看到,也是感叹,
啊~原来小孩都在想这些东西啊。
比如我娃最喜欢的这本《白天的月亮》
高质量摄影图,让孩子在寻找着白天挂在天上并不明显的月亮。为什么月亮在白天也能看到,因为月亮总是在天上的啊,白天太亮,我们看不清楚而已。
在解释月亮的阴晴圆缺的时候,它用的是月亮给我们写信的方式,每天一封信,月亮都是不同样子出现,这个让我感觉太浪漫了。
而另一本《变手指》
全书中间戳了一个洞,让宝宝把手指穿过去,我们一页一页翻看,可以看到和手指相似的各种事物:苹果的把儿,西瓜虫,刚破土的牙,香肠,以及从穿洞袜子里露出的脚趾。
我娃已经差不多要把这洞戳烂了,每次都玩得不亦乐乎。
还有这本《金鱼小金》
我娃也十分喜欢,在这之后她见到的只要是红色的鱼,一律叫他们金鱼小金。
故事介绍了一条小金鱼的一生,从出生,到被运送到别的地方,在水族店,在夏日庙会里,最后来到了小主人的家里。
整个故事穿插了生物学,水族产业链流程知识,一生际遇的隐喻投射,它可以只是一个单纯的故事,但是也可以拆开来,细分成好几个学科。甚至还有哲学! 但是我们只需要给孩子讲了这个故事,这些复杂的东西自然就变成他们脑海里的知识了。
我个人最喜欢《我听见》
这本书里的每一页都是重复着封面这张日本标志式,人来人往的十字路口,每一页就会有一段对话文字在旁边,然后我们根据对话内容,在人群里寻找讲这段对话的两个人。
这个可以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和观察能力,而且它有一个特点是,一般这类“寻找目标”的图画书,看完第一遍后,第二遍开始就没有难度了,一下就知道那个要寻找的目标事物在哪里。但是这本因为人群的来往所造成的视觉感受非常混乱,而且目标人物的辨识度不高,所以再一次“寻找目标”的时候,就没那么容易了。
不过我作为大人,看这本书的时候有种“无数人生在这一刻交错”的美感,因为它的开篇的文字是:
这是一个交叉路口
现在是上午的11点10分
我听见:……
然后结尾是:
这是一个交叉路口。
时间是上午11点10分。
我听见了各种各样的声音。还有好多好多人。
你想象一下,还能听到什么声音呢?
哇,这个也太文学了吧。
而且这书能把娃卷进去,有一次我在厨房备菜,感觉外面静悄悄的,心想娃肯定在作妖搞鬼,探头出去一看,发现娃在指着书里的人在给他们编对话,我赶紧缩回厨房里去,不去打扰她的小世界。
这一册在封底还有一个彩蛋,至于是什么,还是自己找来看吧。很有趣味的小心思。
另外的《呼吸》和《玩气球》也十分有趣,我不全部一一介绍,剧透太多就没意思了。不过可以上个图。
03 《自然科学童话绘本》
来自瑞典绘本作家安妮克罗萨的绘本套装。
作为一个颜值控,我一开始是被这种线条利落的画风吸引,看过几本之后发现也是十分符合我对轻科普绘本的要求,没有专业的说教,就是单纯的讲故事。而且不止自然百科,还有对梦境的描述。让作为大人的我也爱不释手。
我娃看过其中的三本,另外两本图书馆一直借不到,而她最喜欢的蓝底黑猫封面的那本《小水滴的快乐旅行》,其中一页是这样的:
(因为找不到中文版的内页图,我就先用瑞典语版的图)
小猫喝剩了一滴水,水变成了水汽,飘上了天。
我在跟我娃说水滴变成了水汽,她便问我:
妈妈!是不是猫猫不理水滴,水滴不开心,所以她变成眼泪,飘上天空了?
当然不是,但是我觉得这个想象非常有意思,所以我也顺着她意思去讲。
总之,水滴会变成水汽,不管它是伤心变成的,还是被太阳高温蒸发的,我觉得在娃的这个年龄阶段,这些都不重要。
后来她在看《爱做梦的雷蒙》时,也会有一些有趣的想象和疑问。
比如雷蒙梦见自己变成了长劲鹿,她就跟我说:
妈妈,蜗牛像条橡皮筋,可以拉很长很长。那长颈鹿鹿能不能变成蜗牛,缩得很短很短呢?很长很长,long~long~long~,很短很短,short!
老母亲想象力枯竭,一时半会真是不知道怎么回应她。
其余的几本,我看了一下书籍的介绍,和安妮克罗萨网站上的插图,感觉也是很有趣的故事,期待早日借到来看。
04. 《月亮的帽子》
介绍完套装书,那就介绍几本单本绘本。
黑井健的这本《月亮的帽子》是我娃第一次知道,月亮是会变化的。
虽然她早期被这本书吸引的是那些女巫,而且经常把家里的扫把拿来耍,说自己就是女巫,满客厅乱跑。
但是后来有一次在阳台看见遥远的一弯月牙,娃问我:
妈妈,月亮戴了什么帽子啊?这样这样的?(手比划着一个弯度)
我就知道,这本书她读进去了。
用月亮戴各种帽子的形象,讲述了月亮会变化的现象,没有想象力的大人也为之折服。
这本书是我娃比较小的时候看的,大概两岁多,说话还不利索的时候。
前段时间广州台风天后,出现了双彩虹。我们当时并不知道,而且家里这一带楼盘林立,估计也看不到,就是晚上睡前我看手机,看到好多人都拍到了双彩虹。
娃看到照片就说:
妈妈,这个rainbow,这个这个,就是那个,好多小朋友,飞上天去了。
我一下被她说蒙圈了,什么好多小朋友飞上天?
她看我没马上懂,着急地说,
那本书啊,好多小朋友,五颜六色的。
我想了好一阵,才想起来她说的就是这本《七个云朵小人儿》,找图的时候,刚好就找到娃说的这个情景,“好多小朋友飞上天。”
住在云朵上的小朋友,下雪就是他们在打雪仗,从四面八方撞成一堆就是打雷闪电。下雨就往下面倒水,倒水的时候,突然穿红衣服小朋友摔了下去,其他小朋友跑下去救她,然后就拉着那个掉下去的小朋友一块飞回云朵上面,就变成一条彩虹了。
瞬间觉得好有意思啊,希望她能一直记得这个彩虹的形成的情节。
06 《树 tree》
这本极其不显眼的绘本,其实里面美得让人不敢说话。
极度的静谧,绘制着一棵树的生命的开始与结束。
这本书我娃现在估计不记得了,而我想起她大概在一年前吧,有一次在路边见到一排的树,她问过我:
bunny呢?兔子呢?为什么没有bunny?
后来看见其他的绘本里有小狐狸,她也会自言自语说什么:
大树冬天睡觉了,狐狸就会过来看大树。
我当时很困惑,为什么要找兔子?狐狸看大树睡觉又是什么东西?后来在图书馆又再次翻到这本书,才知道她应该就是说这本书里的内容。
看来我可以再借一次回来给娃自己看多几遍了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写完上面这些为数不多的绘本记忆,我才发现,我给她读过的绘本,总会有细节留存在她的脑海之中,不知道何时会被唤醒出来,那些所谓的科普知识也是。
即便现实的科普有时可能会变得枯燥,复杂,难以明了,但是我希望她心里一直留存着对这些知识最纯粹美好的想象。
最后,我是不想让读书这件事变得太有目的性,科普书籍也好,童话故事也好,看得开心最重要,当然如果能顺便学到知识就更完美。学不到,就当作人生阅历吧。
最后呼应一下开头,娃把我说哭的那句话吧:
You may say i am a dreamer,but i not the only one.
谢谢你的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