{如果在澳门,一个旅人。1#}来到旧时殖民地

EPSON scanner image

1st. 来到旧时殖民地(2007年5月2日)

世界有多大她从来没有概念,某一天,她觉得读书读累了,便想走出去看看世界。

她的手指刚好能把中国地图上的那两块旧时殖民地给盖住,其中较大的一块她已经在2006年去过了,但却没有给她“世界”的感觉,那是一片熟悉又陌生的地方,因为从小在电视里了解那个城市比了解自己的城市还要多。倒是另外小一点的那块,除了那座经常在电视杂志上出现的,被烧剩正门的教堂,真的连一个模糊的城市轮廓都没有。

世界于她,也许是一种全然的陌生吧。

第一次去这个叫做澳门的地方,她有点害怕,总怕遇着什么事情回不来了,于是保险起见,便报了一个一日来回的巴士旅行团,跟着一堆吵吵闹闹的陌生团友,来到了三个小时车程的“境外”,看过大三巴,看过金莲花,车游了小城大半天。

午饭后导游在妈祖庙前地解散了车上的50几人,傍晚5点在集合一同乘车回去,下了车的游客们就像沙滩上倒洒了一箩筐的螃蟹,一下子就窜得连影都没有了,她没有主意接下来要去哪,便坐在广场椅子上东看西看,发现前方路牌上有着指向天南地北的景点导航。
她看到一个叫“主教堂”的地方,那应该是一座教堂吧?既然看了烧坏的教堂,那不如去看个完好无损的教堂好了。她这么想着,便往路牌指向的左手边走去。

走了十来分钟,才发觉一路上就只有她自己一个,正值午休时分,路上都静悄悄的,偶尔有一两个穿着校服的学生,在陡峭的路边小卖部里喝着汽水,走到斜坡的顶端往回看,穿着白色校服的小人像是在阴凉处无聊甩尾的猫族。斜坡路边停着一排排摩托或小汽车,像被胶水粘稳的模型一样,稳稳妥妥的,一点都也不担心会往后倒退着滑下去。除了路很陡,岔路也很多,但好在在每个岔路口,都会出现和妈祖庙前地那里见到的一样的路牌,那路牌就跟《千与千寻》里那个一直跟在千寻身边,单脚跳行的路灯一样,给她领路指明方向。

她知道了,主教堂是在主教山的山顶,既然是在山上,那就沿着上坡路一直走就会达到,还在担心时间够不够用的时候,竟也走到了目的地。

那天整段路程和教堂仿佛就是等她一个人到来似的。大小也是个景点,一路上居然没有碰到其他的游客。爬到山顶的教堂,站在小广场边上望去是一条跨海大桥,转过身看到教堂干净利落的尖顶,旁边除了天空没有任何多余的东西,有一点海风,吹来了潮湿的海水味道,不像她自己的那座城里的教堂,夹杂的永远是教堂院外干货一条街的咸香风味。

教堂里的保安坐在一个角落里打着瞌睡,眼下四处无人,连站在边上的圣母玛利亚也是遥望着另一个方向金碧辉煌的赌场。于是她斗胆地在广场边上的长椅平躺,有一瞬间觉得自己看到了“世界”,因为建筑和街道的陌生感,因为一步步都踩点着不安的小心情,然后看见山顶更为陌生的神,心生敬畏,心里想了想还是赶紧地坐起来正正经经地吹风看景吧。

回程路上因为坡度陡直,有点像皮球一样一路小跑小跳地回到妈祖庙前地,当她再一次看到那些陌生街景时,突然心怀不轨地觉得,殖民地也并非完全的悲惨或不好,那些耻辱在某种角度看来也算是一种资本,虽然它经历了很多不为人知的苦难,但如今是否算是否极泰来?也因为它的独特经历,可以在多年之后给予一个小小人类,不需要翻越千山万水,就能获得最初的“世界观感”。

EPSON scanner image

EPSON scanner image

EPSON scanner image

EPSON scanner image

EPSON scanner image

EPSON scanner image

EPSON scanner image

EPSON scanner image

EPSON scanner image